编者按:2003年
2月至2007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短论二百三十二篇。这些短论思想性、针对性、
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不空发议论,文风朴实,或赞美表彰,弘扬正气;或批评鞭挞,斥责歪风;或分析道
理,揭示规律。2007年5月6日,浙江日报社经再三征求习近平同志的意见,并在征得习近平同志同意后,以《之江新语》的书名,将这些短论结集出版。
近期,《人民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全国主流媒体,分别开辟专栏,刊登习近平同志的这些短论,引起了读者和网友的热切关注、一致好评。
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
(二〇〇三年七月十三日)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
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
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
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做到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
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二〇〇三年七月十八日)
我
们平时常讲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也出干部,这说明团结是何等的重要。其实,团结是班子建设的重要问题,讲团结是讲政治、顾大局的表现。
加强团结,“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善于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善于团结各方面同志包括与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善于充分调动
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防止和克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正确对待自己,正
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对有些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豁达一些,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
增进团结,形成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
打好“团结牌”
(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在团结问题上,“一把手”更应带好头,起好表率作用。那些“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超人”,是不能长久的。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工作才能做好。
在
一个班子中共事,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始终牢记毛泽东同志关于书记和委员之间“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的教导,正确对待自己,正确
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用真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在共事中增进团结,以坚强的党性、良好的作风、规范的制度和人格的魅力抓好班子
自身建设。
一个手掌,摊开是“多个指头”,握紧是“一个拳头”。班子的团结就好比“指头”与
“拳头”的关系。“一把手”只是其中一个“指头”,充其量是个“大拇指”。一个“指头”劲再大,其他“指头”如果不用力,也难以体现出“拳头”的合力。所
以,“一把手”要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其才,从而使这个领导集体攥紧“拳头”,打出“团结牌”,形成整体合力。
要讲究领导艺术
(二〇〇四年一月十三日)
一个高明的领导,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
在日常工作中,有三类干部:第一类,眼光敏锐,见微知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
乱”,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开展工作有板有眼,纵横捭阖,张弛有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第二类,工作勤勤恳恳、忙忙
碌碌、夜以继日,天天加班加点,虽然工作的预见性、敏感性不足,但问题暴露后,尚能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虽不能举重若轻而显得举轻若重,但“勤能
补拙”,仍不失为勤政的干部。第三类,见事迟,反应慢,发现不了问题,出了问题后,或手足无措,或麻木不仁。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学习,加强实
践,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力求最高境界,力戒第三种情况。
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
(二〇〇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当
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知识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党的十六大提
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
问题。
我
们党自建党以来,始终把加强自身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号召。邓小平同志说:“学习是前进的基础。在不断
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胡锦
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在加强学习上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面对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时代要求还不相符合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
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
(二〇〇四年八月六日)
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而应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
现在执行制度难,主要原因是一些干部当“老好人”,不愿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不
讲原则讲人情,不讲党性讲关系,甚至批评也变成了变相的表扬。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事业的需要,是对干部的爱护,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批评的
目的是促使当事人改正缺点和错误,其他同志引以为戒。如果批评不得,听不进不同意见,我们的事业还怎么进行?说到底,当“老好人”和批评不得,是个人私心
杂念在作祟,这也是一种不正之风,是机关效能建设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在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上下工夫,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经常性的监督
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该曝光的要曝光,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惩处的要惩处,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努力使制度成
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落实才能出成绩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战术来落实和执行,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做任何一项工作,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虎头蛇尾,而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抓而不成,不如不抓。
无论是贯彻上级的决策,还是抓好本级的部署,都要做到既抓部署、又抓落实,在部署中
出实招,在落实中求实效。在抓落实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
攻方向。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注意把阶段性工作与长期性目标结合起来,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抓成效,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文风体现作风
(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在
一定意义上文风也体现作风,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现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文风,喜欢写长文章,讲长话,但是思想内涵却匮乏得很,就像毛主席所批评的那样,
像“懒婆娘的裹脚”。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其实诀窍很简单,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
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最要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文,
那种“穿靴戴帽”、空泛议论、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弊病,都要防止和克服。
当然,我们提倡短文、短话,并不是说凡是长文就一定不好。有些重要的内容,有些深刻的道理,该强调的还是要强调。总的原则是,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倡导短风,狠刹长风。“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为文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