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亮智慧人生
在二十几年的读书生涯里,我曾无数次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上学读书?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父母?读书之于我究竟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头,让我不自觉地想要寻找答案。
初中时,我总是会向同桌借来他新买的书,畅快地读。有赖于同桌的支持,我在那段时间里阅读了大量世界名著,从中汲取了非常多的营养。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时,我慨叹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读《莎士比亚的悲剧集》时,我眼眶酸涩,明白悲剧是把人类最真实的东西撕碎给你看;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时,我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对于人生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读书的同时,我还养成了在日记中总结自己看书时的感悟,反思、反问的习惯,也因此我慢慢地理解了这些世界名著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们是前人思考的结晶,是经历时间的洗涤而沉淀下来的人类思想精华。在不断地阅读与总结的过程中,我渐渐感受到阅读对于我的人生也在慢慢产生影响。
大学时,图书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在日常的课程与休息外,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精神营养。当我感受着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或书籍带给人的理性思考的力量时,就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维度的理解与感知。那时刚离开父母独自在异地生活,面对着生活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习惯在做决定之前,先阅读相关书籍以寻找经验和解决办法,然后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可以说,在我还没有完全认同和理解这个社会时,是书本给了我力量。正是在不断地阅读中,我拥有了追求和奋斗的勇气和智慧,也为我的未来铺垫了另一种选择和可能性。毕业时,一位我很敬重的副院长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未来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工作,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不要忘记读书,读书能改变你的生活。”十多年过去了,这些话仍然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这是一位长者基于对社会的认识而给出的忠告,也成为我后来坚持阅读、坚持思考的内在动力。
工作后,我来到了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我热爱我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在14年的工作中,我还是会有困惑。每当这时,我依旧会习惯性地投身于书籍之中,时常流连于上海图书馆和浦东图书馆等地,寻找着困惑我的问题的答案。《曾国藩家书》给了我启迪,其中有一封家书中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从中我领会到,读书是可以让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的,从而自立于社会。所以,要在读书和实践中培养出自己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并以自身所长投入到工作中,为之作出贡献。不仅如此,在工作中,还应该时时保有“自省”精神,不断反观自身是否对工作保持敬畏。并在不断地自查自省中坚持踏实、努力地工作,无愧于自我,无愧于本心。
阅读给予我的力量不止于此,它还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我曾在上海图书馆听到过一场有关于亲子共读的讲座,受其启发,我在家中也设立了一个图书角,在其中放置一些儿童读物和经典名著,平日里和孩子一起共读,以此来丰富孩子的阅读体验。我偶尔也会仔细观察沉浸在书中世界的孩子,她专注的神情和求知若渴的态度,都令我大为感动。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了阅读的力量正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给人以启发,授人以力量。
正如培根所说:“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如今想来,我曾看过的那些书,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性格的形成,也影响了我处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式。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它帮助我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力与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从而间接地影响着我的命运。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为了思考不同阶段的人生问题,不自觉地会阅读各式各样的书,并从中获取相应的解答和力量,而这样的经历,无形中塑造了我的一生。
回首过去,遥望未来,阅读之于我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地阅读与思考,让我成为我,让我改变我。阅读点亮了属于我的智慧之灯,照亮了我来时的路,也照耀着我前行的路。未来,我将会用努力工作的业绩推动上海维管处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更加笃定地坚持理想和信念,发挥我在阅读中汲取到的力量,努力让人生绽放出更加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