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党群工作 > 员工风采

第三届中国中铁 “十大新型农民工”史得红:要当一名响当当的好员工

来源:默认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4年06月1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史得红从成为电气化建设大军里的一员起,他就将自我的发展与电气化铁路建设契合在了一起,拜师求教勤学苦练,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一身技术本领,成为工友心中的技术能手,成长为领导眼中的生产骨干,他用实实在在的付出创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企业给了员工一个舞台,员工的成长轨迹实践着企业“有为有位”的用人理念,企业培养出一大批“史得红”式的新型工人,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发展。
在举世瞩目,如火如荼的高铁建设工地上,一群新时代的农民工建设大军正默默的用勤劳的双手,为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大动脉,奉献着自己的青春。33岁的史得红便是其中的一员。来自甘肃平凉山区的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农民工史得红,参加工作九年以来,在知识型新型农民工巨晓林和蓝领状元何军的影响带动下,只有高中毕业的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以企业为家,从最初的蛮力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班长。
拜师求教 勤学苦练成骨干
2005年初,在武嘉线的施工中,史得红随外协队干一些接触网下部工程。那时的他在工作中只有一股子蛮劲,每天面对的工作不是支柱整正,就是运沙石料、基础浇制。单调的工作内容,日复一日的体力透支并没有使他退却,反而成了他历炼身心的好机会。工余时间整天总是爱跟着老师傅马万贵,询问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时间长了马师傅发现史得红不仅踏实肯干而且心地善良、勤奋好学,他从心底里想培养这个从农村出来的好孩子。工程结束后,史得红留了下来,成为了工班里的一名农民合同工,并且在当年的 “导师带徒”活动中成为马万贵师傅的徒弟。
史得红很珍惜自己的岗位,他天天被师傅以身作则、忘我奉献的精神和精湛的施工技术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在师傅的带领下,他对每一项工作都虚心求教,仔细掌握本领。接触网上部作业开始后,师傅们手把手教,史得红总是第一个登上支柱动手实做,每项作业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刚开始时,动作不得要领,被师傅天天盯着看,史得红在心里总是暗暗的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干到最好,让师傅无话可说。师傅们见他善于学习,肯于钻研,不怕吃苦受累,都愿意把自己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倾囊相授。于是,他白天在工地上边干边琢磨,到了晚上,他针对第二天的施工任务看书查资料。几个月下来,他学习了 《接触网施工手册》、 《接触网施工规范及标准》等专业书籍,记了厚厚笔记。由于他坚持勤学苦练,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通过不断的磨练,如今的史得红已成为劳务工中的佼佼者,被聘为工班长职务。
2010年5月,史得红去北京参加了由电气化局京沪高铁四电系统集成电气化项目分部举办的工班长、技术员培训班,此培训班是建局以来,第一次高规模、高师资、高投入的培训班,但培训人员却是全局的工班长、技术员。在课堂上他认真听讲、记笔记,课间对有疑问的地方积极与老师、同志们沟通,整理笔记,写总结。讨论课上他总是积极发言,用课堂上学的知识结合实际问题大胆提出施工设想,得到同志们的积极响应。八天的培训结束时,他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写满了整整三个日记本。
关键时刻敢于冲锋在前,吃苦在前
2006年年初,三公司济南工程段接管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三站三区间接触网施工任务。当时钢柱、硬横梁刚开始招投标,要求在 “9.15”正式开通送电,任务重、时间紧。
史得红工班采取 “三班倒”作业法,他自己宁可少休息也从不倒班,渴了喝口水,困了就在路基边就地打个盹。夏季的江西持续40℃以上高温,太阳像火球一样挂在头顶,汗水滴在钢轨上滋滋冒烟,腕臂抓在手里像烧火棍一样烫手。120天的攻坚战,他玩命地拼了120天,胳膊晒脱了皮,脸堂黑红消瘦,眼睛充满血丝,嘴唇长满水泡,最终实现了 “9.15”正式送电开通。
“我是一名技术工人,关键时刻就要冲锋在前,吃苦在前”这是史得红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07年包神线的施工是三公司济南工程段第一次进入包神公司施工。为了站稳脚跟,实现包神集团提出的节点工期,冬季在零下35℃以上的严寒恶劣环境中施工,时任工班副工长的史得红带领员工吃住区间,在浇筑基础施工中沙子冻成了 “石块”,他就组织职工支起帐篷,买来大铁锅支在工地炒沙子、烧热水与严寒作斗争,时常基础浇筑了一半下雪了,他知道浇筑过程中的基础不能停,依然指挥员工在雪中顽强地完成基础浇筑。两个月下来,手上、脚上、耳朵都冻伤了,他没有怨言,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三公司济南工程段受到了业主包神公司和监理单位的好评。
2013年在向莆线杜坞车站电气化改造施工中,连续八个月的施工,天窗点内施工结束要必须保证电力机车正常运行,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按预定的计划顺利完成,不能出现一点点的疏漏。7月的一天夜里,等封锁点的时候,极度疲劳的他实在支持不住了,在车站站台上蜷成一团睡着了,胳膊上、脸上叮满了蚊子,可他却一点感觉都没有。项目经理部的几位领导到现场检查时发现了他,有人要叫醒他,副段长张宏波摇摇手说: “让他多睡会儿,他这几天实在是太辛苦、太累了”。说完,脱下自己的衬衣,轻轻地盖在他的身上,用手为他驱赶蚊子,这一切史得红全然不知。
勇于革新,以企为家添光彩
在全局发起的 “挑战新时速,砥砺再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史得红如实地说: “作业队就是我的家,作为家里一员,要全力效忠它,为这个家承担责任,增光添彩;作为一名工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和每一位员工,在京沪高铁,要从最基础的高铁知识学起,从零开始,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扎实,抓好每个环节的细节,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作为工班长的他,白天他和大家干在一起、吃在一起,回到驻地还加班加点,认真研究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他总结出的 《接触网施工“三班倒”作业法》,获三公司优秀合理化建议奖;所提出的 《支柱基础螺栓底排螺母快速调平安装施工工艺》填补了接触网施工方案中的缺项,获集团公司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他先后参建浙赣、京九、哈大高铁、京沪高铁等工程建设,解决了10多项施工技术难题,多次获得集团公司、三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建设功臣、标兵个人、新型农民工等荣誉称号。史得红坚守自己的承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作业队这个 “小家”增了光添了彩,也为中国中铁电化这个企业 “大家”增了光添了彩。
史得红正在用勤劳的双手为企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是电气化铁路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是不愧为新时代的优秀农民工代表。